上一篇同大家介紹過不同的機型適合不同的需要,本篇再為各位朋友講解電腦的規格與特性,好讓大家對自己的需要加深了解.
電腦(Computer)其實就是精於計算(compute)的機器.當然,逐著電腦的發展,電腦可以做的運算已早超越單純的加減乘除算式.但總體來說,電腦的主要作用還是邏輯計算,所以電腦運算的速度決定了其優劣.
如果要電腦進行計算,使用者必先要提供足夠的數據讓電腦作運算之用,然後通過電腦精密的計算,再將所得之結果向使用者匯報.這樣的流程,一般可以稱為:輸入(input)-處理(process)-輸出(output)的過程.所以亦必雖有相應的硬件,去執行各程序.(見圖)
處理器Processing Device
就以一部桌面電腦為例,右邊黑色的長方型部份,就是用作處理數據的硬件,稱為主機(tower),是電腦的主要組成部份,亦是其主要用作邏輯計算的部份.主機的內部比較複雜 ,除了有中央處理器(central processing unit, 簡稱CPU)控制邏輯運作功能之外,還包含了記憶(memory),或稱為儲存(storage)的部份,例如RAM, ROM, hard disk等.主機作用就等於人的大腦,用以運算與記憶.
輸入裝置Input Device
滑鼠(mouse)與鍵盤(keyboard)是輸入裝置的基本配置,其作用是用以輸入數據(如數字,文字,指令等)給主機進行計算.其它的輸入裝置還包括scanner, web cam, game pad等等.
輸出裝罝Output Device
顯示器(moniter)與擴音器(speakers)是最基本的輸出裝置,用作輸出處理/計算後的數據(如聲音,影象等),其余的輸出裝置還包括printer,digital projector等.
在一般桌面電腦上,輸入與輸出裝置由於處於主機以外,並且容易更換,所以一般又稱為周邊裝置.但手提電腦由於大多采用一體化(All in One)設計,配置的硬件大多不能自行更換.不過無論那一類電腦,輸入-處理-輸出的基本配備必要齊全才能發揮作用.
桌面電腦的主機內部其實也能自行更換,但當然做法較為複習,所以一般都不建設初學者自己處理,最好交給專業電腦人員去代勞,否則可能會損壞電腦的其它部件,又或會令電腦不能正常運作,但周邊設置一般都容易從外部插入,而且一般都不會影響電腦的內部功能,只需要知道不同的插頭的運用(如USB port, VGA port, HDMI port等),自行組裝也不會有太大問題.
由於周邊裝置一般對電腦運作的影響不會太大,所以如果要購買電腦,主機/處理器的效能就成了整個購買過程的關鍵.
下篇再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