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電腦運算的結果,往往是下一個運算的初始數據,所以記憶對於電腦的運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.但是電腦的記憶也分為短暫的,和長期的:
隨機存取記憶體RAM
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又稱為隨機存儲存器或者內存,一般簡稱為RAM,是電腦的記憶的一種.電腦閱讀記憶的方法有兩種,一種是順序閱讀,其次是隨機閱讀,故名思義,RAM屬於後者,可以用最短時間抓取到要用的數據.RAM同時是暫存的記憶,每次關機之後,數據就會消失,情況可以假設成公司的工作枱的枱面,如果我們工作後讓所有文件只堆放在枱頭,每晚都會有清潔工來清理,把枱面清理得干干淨淨,而所有之前的努力也白費了.所以所有工作都必須要存檔(save),稍後會再同大家講解.
而RAM的容量,像所有的容量一樣,會以字節(Byte)為單位,一個Byte就大概等於電腦儲存一個英文字母的容量大小,而RAM的數值越大,在同一時間能處理的工作就會多或可以處理越複雜的計算(就好像枱面面積越大,能做的工作也越多).時下電腦的RAM多為4GB(Gigabyte, 千兆字節),也有6GB和8GB的,主要視乎使用情況,一般的程式用4GB(其實2GB也夠用),現時的主機版多數用了平行RAM的技術,所以必須要兩條一樣的RAM才能增加其效果,所以4GB,通常是使用兩條2GB的RAM.而6GB和12GB(一般個人電影很少會用到)只能受惠於某些特別的主機版,此等主機版要同時插三條一樣的RAM所能增效.
除此之外,RAM存寫的速度也是另外一個關鍵.就是讀寫的速度.和CPU的時脈一樣,RAM的讀寫速度亦是以赫Hertz為單位(Byte為容量單位,Hertz為速度/頻率,以後大部份裝置都會遇到相同的量度).現時主流的RAM都是1333MHz,高階的就去到1600MHz.
其實,一般家用電腦1333MHz的RAM其實亦夠用,如果預算許可,建議用4GB的RAM,因為可以支援更多軟件,電腦的整體速度與穏定也會提昇(尤其是如果用Windows 7的話).
硬盤Hard Disk Drive
硬盤Hard Disk Drive,又簡稱為HDD,Hard Disk或Hard Drive,是市場上比較常用的長期記憶裝置,一個內置(Internal,就是放在主機內部的意思)的硬盤屬於電腦的主記憶體,是存取大部份電腦重要文件的地方,例如所有存檔的File,或是所有Install入電腦的程序,都要放在硬盤裡面.所以硬盤可以被假設成寫字枱的抽屜,在枱面完成工作後,可將數據放回抽屜,好好保存以免被拿走.當然,開始工作時也要從抽屜拿出工具(Program),又或者之前的工作資料(file)放入枱面才可.
和RAM一樣,硬盤的重要規格,亦是其容量與存取速度.
目前硬盤的容量有36GB、40GB、60GB、80GB、120GB、150GB、160GB、200GB、250GB、300GB、320GB、400GB、500GB、640GB、750GB、808GB、1TB、1.5TB、2TB、1P 等多種容量.但由於Windows(或其它Operation System)的存在與運作需要佔用一定硬盤的容量,而再加上大部份軟件程式都要先安裝入硬盤才能運作,所以硬盤的空間真的不能太少. 建議主記憶的容量最少也要在500GB以上,可以的話,就投資一個1TB的.當然,再大的也可以,但價錢可以會比較貴,現時1TB的內罝硬盤市價都是100澳元右左,不算太貴.
當然,如果內置記憶不夠用(下載得太多者一定不夠用,還可以有其它外置(external)記憶可以補夠.例如現時十分流行的可攜帶式硬盤(portable hard drive),外置硬盤(external hard drive),又或者USB快取記憶體,甚至DVD-ROM都可以作為副/輔助記憶.
除了容量,硬盤的轉速revolution speed也是一個關健.和RAM不同的是,RAM是隨機記憶,所以找尋數據是不需要按順序的,時間也較快.但硬盤是順序(sequential)的記憶,如果要找尋數據,就必要按特定的次序來尋找,如果運轉速度高,由HDD放進RAM或者倒轉由RAM回存HDD的程式與檔案都會更快,可以節省大量存送時間.時下主流的HDD多數為5400rpm(revolution per minutes)或7200rpm,5400rp傳送速度大概就是每秒50MB,至於7200rpm大概就是每秒70MB.其實之間的差價真的是幾十元,所以還是選高速的吧.